\r\n

\r\n
\r\n恒申应用了新设备、新科技,偌大的卷绕车间,只需少量人力就能运转,降低了用工成本,让企业能更多地专注科研,提升竞争力
\r\n近日召开的省委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透露,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始终保持在第一方阵。成绩来之不易。但正如会议所指出的,和全国一样,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得到缓解,有些问题程度还在不断加深,困难和风险仍然存在。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困难与挑战接踵而至,我们要如何应对?突围的机遇在哪里?省委、省政府给出了方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r\n
\r\n省委书记尤权指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需要,是加快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抓手。
\r\n
\r\n省长苏树林也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政府服务保障,全力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r\n
\r\n转型升级,已成共识;寻机突围,时不我待。为深入宣传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引导广大企业以坚定的信心,克服当前遇到的困难,即日起,本报推出《转型升级·寻机新常态》系列报道,讲述转型升级中的福建新故事,为新福建建设鼓与呼!
\r\n
\r\n福建恒申集团从地产抽身,专注技术创新升级,整合布局产业链,投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
\r\n
\r\nN海都记者 林可 邱也栩 李拯 余少林/文 黄启鹏/图 实习生 朱高航
\r\n
\r\n核心提示 “这是中国的巴斯夫”,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集团总裁参观恒申集团时,如此赞誉。总部位于长乐的福建恒申集团发展壮大,可以说,是闽企转型升级做强做大的一个缩影。
\r\n
\r\n2003年“力源锦纶”成立,到2013年“申远新材料”成立,由福建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力恒锦纶等7家实体企业组成恒申集团,一步步成为全球最大、产业链配置最先进的锦纶聚合、纺丝以及氨纶生产企业。
\r\n
\r\n去年,地产渐入低迷,恒申果断清售所有的地产项目,抽出资金,专注主业,研发创新升级,斥巨资投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拓展了上游产业链,解决了原料短缺。今年,在充足资金注入下,恒申的纺织王国正在迅速崛起。
\r\n
\r\n探访 纺丝车间基本由机器包办
\r\n
\r\n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长乐市滨海工业区的恒申集团。卷绕车间内,机器嘶嘶作响,成排的卷绕机一字排开,卷装的纺丝成品摆在一旁。偌大的车间,并不见工人密集劳作的场景。因为应用了新设备、新科技,只需少量人力就能运转。劳动用工成本的降低,让企业也能更多地专注科研,用新技术为产品增强竞争力。
\r\n
\r\n卷绕工佟二增,在卷绕机边来回走动,检查机器的运作情况,并及时更换卷好的环锭。他上的是三班倒的中班,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二点,为避免长期在嘈杂的环境里工作损害听力,戴着耳塞。
\r\n
\r\n“一排24台卷绕机,每台32个环锭,只要一名卷绕工。”佟二增对这些数字熟稔于心。装着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简称PTMEG)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的原料罐就在外头,通过管道输送到厂房的三楼进行聚合反应,完成后输送到二楼纺丝,最后才“吐”到一楼,即佟二增所在的车间,垂下的丝被卷绕在环锭上,成为半成品,这个过程基本由机器完成。
\r\n
\r\n新创 “砍掉”地产副业 专注技术升级
\r\n
\r\n“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的原动力。”力恒董事长陈建龙说,公司在引进世界先进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r\n
\r\n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去年地产市场一片低迷,公司果断清售在长乐的地产项目,抽出大量资金投入主业,进行技术升级。在很多企业发展壮大为资金困扰的时候,力恒有了充足的资金做后盾,专注研发。
\r\n
\r\n“世界上有哪些先进技术,行业未来需要但目前还处于空白的是什么?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进行集中攻关、重点突破。”陈建龙说。
\r\n
\r\n恒申集团成立以来已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尤其在差别化、功能性锦纶6民用长丝生产技术方面,拥有多项核心生产技术,其中一项技术还成功改变了我国高性能锦纶6切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r\n
\r\n战略 上溯产业链 打造全球最大基地
\r\n
\r\n高质量的锦纶6纺丝,要求高质量的原料——聚合切片,原料问题一直是力恒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拦路虎”。恒申主动向上游产业链布局,现已经成为国内锦纶行业中唯一完成“锦纶6聚合切片—锦纶6纺丝—锦纶6弹力丝—经编花边织造—染整”五道产业链整合的企业集团。
\r\n
\r\n2013年5月,恒申集团的子公司福建申远新材料落户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斥巨资投入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定位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年产将达100万吨,达产后年产值将有500多亿元。通过这个与全球顶尖的己内酰胺生产商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合作的项目,恒申拥有了全球最完整的尼龙-6产业链。
\r\n
\r\n申远公司项目综合部经理邵盛岚说,我国大部分己内酰胺长期依赖国外供应,目前高端己内酰胺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前,力恒纺织所需的己内酰胺有相当部分只能从南京运输过来。“己内酰胺短缺的问题不解决,我们锦纶业发展的喉咙就被卡死了。”他说,申远项目总投资400亿元,一期包括两条20万吨的己内酰胺生产线,预计2016年底前后投产,二期将于2017年投产。“一期的40万吨年产量将全部自我消化,二期的己内酰胺将销往国内外,从而摆脱对外依赖。”
\r\n
\r\n己内酰胺多种用途
\r\n
\r\n己内酰胺通过聚合生成锦纶6切片,再经过纺丝、经编、染整等工艺程序,制成成衣。己内酰胺还可制成多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