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r\n \r\n 会议就针织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与“互联网+”、针织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经编世界网”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针织 机械机联网实践和“互联网+”、整经设备智能化开发与实践、大数据和产品开发、针织成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针织智能面料的开发与生产等问题进行分享和探 讨。
\r\n \r\n 针织产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针织产品输出国。随着国内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作为高度市场化的中国针织产业,其发展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总量增速明显放缓,结构调整逐步深化,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
\r\n \r\n
\r\n \r\n 在以互联网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冲击下,传统产业发展正处拐点,如何借助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针织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利用 “互联网+”战略,加快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推进针织产业大数据工程,建设针织商务平台、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打造“智慧 针织”产业,将是我国针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r\n \r\n
\r\n \r\n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王智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针织业的发生了“十个”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延续 和起到影响作用的积极变化进行解读。首先是整个行业开始调速换挡进入新常态的变化;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增长的转变;行业布局的变化,产业转移重点向东南 亚等海外新兴市场的转移,以及中国中西部、包括新疆、河南、安微、湖北等地的转移,已成为常态;针织外衣出口金额超过内衣,反映出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和 消费趋势的变化;节能降耗取得一定成绩,国产机械针织连续前处理生产线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单位用水量、耗能大幅下降;“机器换人”、成衣车间少人化趋势的 变化,如电脑横机完成手摇横机替代,全成型一步法袜机方兴未艾等;针织行业延伸下游新领域的变化,如全成型鞋面、无缝内衣机做成型鞋面、风力发电机叶片 等;互联网对传统针织企业的变化;企业运营模式的企业,开始转向轻资产,重设计、市场、品牌运营;上市公司,出现兼并重组的变化,如都市丽人兼并欧迪芬, 健盛集团收购娅茜内衣等。理清这些趋势变化将对行业和企业在十三五的发展规划中起到指导和积极的作用。
\r\n \r\n
\r\n \r\n 伴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制造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表示,随着《中国制造 2025》规划的公布,纺机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振兴装备战略的重点之一,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随着中国纺织机械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产量规模最 大,产品品种最全的纺织机械生产的大国,纺织机械行业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规模快速发展,加入WTO后,纺机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都有所增加,2014年市场 占有率达到79.9%;纺织机械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出口首次突破30亿美元,今年4月份纺机出口首次超过进口。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工艺技术与装备 水平不断提高;国产设备产品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等。
\r\n \r\n 王树田指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纺机行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整机制造同质化;产业集中度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创新能力不强;共用技术平台缺乏,服务体系亟待建立。
\r\n \r\n 未来,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思路将围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制造过程优化与升级;加强协作与配套,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继续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做好行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工作等展开。
\r\n \r\n
\r\n \r\n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认为,针织行业的发展分3个阶段:首先是数字化,生产、产品等信息数字化转化,便于搜集储存处理分发。其次是网络化,网络链接产与销,信息共享,加强产业互动。最后是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实现远程控制,提高效率,减少用工。
\r\n \r\n 目前,大多企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没有实现技术成果的共享和合作,大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在做好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构建战略成果共享平台,更好地推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r\n \r\n
\r\n \r\n 同时,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祝宪民作如何实现“智能制造”与“互联网+”主题报告,对中国工业4.0和国外先进国家美国、德国等工业强 国战略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大数据、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互联网+”几个热点话题进行深入解读。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提出,已 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纺织机械自动化是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纺织机械工业在自动化、连续化、 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实现全流程连续化运行、数字化控制、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完成人工替代,仍需大力加强关键装备及管理系统的 研发突破。祝宪民也提醒企业家,虽然“智能制造与互联网+”是发展趋势,但企业的智能制造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