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软
 
新闻资讯NEWS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NEWS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故事】看人造丝如何替代天然蚕丝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08-18 08:30:04

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创新步伐,实现要素配置优化,产品结构优化,创造出了在业内叫得响,甚至在世界 上独领风骚的产品、技术。这些企业创新的成功,这些产品技术的诞生,一方面印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的正确;另一方面,充分满足了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市场 需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带来了新的启示。

为持续推进企业和职工的创新创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版今起开设专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故事》,对不断涌现的企业创新故事进行连续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并提供报道线索。

 

质地轻柔飘逸,色泽光鲜亮丽……在近日举办的“吉纤杯”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上,当模特们身着各式人造丝晚礼服步上T台时,观众席上的惊叹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作为第三届全球人造丝产业论坛中的一个环节,这场美轮美奂的T台秀,一下子拉近了人们与人造丝的距离,让大家对这种纺织原料有了最直观的认知。

人造丝以竹、棉、木为原料,是替代天然蚕丝的高附加值产品。近年来,业内接连不断的科技创新,使人造丝的亲肤性、舒适性已与天然蚕丝没有区别,上色度、色 牢度都优于天然蚕丝,价格仅为天然蚕丝的1/10左右,并且市场需求以每年20%~30%的增速急剧扩大,在时尚界舞出了一幕新“丝路花雨”。

吉林化纤集团是人造丝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产能突破5万吨,占全国的27.7%,占全球的23%,产销率达到100%,产品近半出口。

“技术创新,是我们拓展‘新丝路’的重要驱动力。”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德武介绍,近年来,企业通过“四化”升级,使产品质量飞快提升,赢得了众多国际高端客户的青睐。

匀质化与细旦化 , 让产品质量 “ 飞 ”

“人造丝清凉、透气、吸湿,穿着舒适度高,我们主做夏装,每年要使用1000吨人造丝。”在第三届全球人造丝产业论坛上,韩国丰基人造丝发展协会会长宋钟明告诉记者,通过百余项试验的比较,这几年,他们大量选用了吉林化纤集团的产品。

匀质化,是“四化”之一。

以前,人造丝的内外层纤维存在3%~4%的差异度,比如,纤维的粗细、沸水中纤维长度的变化值、收缩度均有轻微区别,这自然会影响布面整体风格和质量。要实现匀质化,做到几万米甚至几十万米的丝条粗细均一,各种性能指标始终如一,技术难度非同一般。

“2014年,我们成立科技攻关组,历时近2年努力,终于攻克匀质化难题,满足了客户生产高端面料时对丝条均一性的需求。” 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生产处处长王冬梅告诉记者,目前,在离心法纺丝中,他们是成功做到“内外层纤维完全一致”的企业。

众所周知,天然蚕丝非常细,单丝纤度仅30~50旦。过去,最细的人造丝,单丝纤度也只能达到75旦。纤维粗,织成的面料就不会太轻薄、柔软、凉爽,而当纤维纤度变细,面料的手感与悬垂性、透气性、透湿性均会得到改善。因此,细旦化也是吉林化纤孜孜以求的方向。

“纤度越细,对工艺、技术的要求越高。我们2012年末就开始攻关,通过不断优化,到2014年末已能把人造丝的单丝纤度做到30旦,实现了对天然蚕丝的真正替代。”王冬梅笑语。

产品纤度不同,售价自然不同。120旦的人造丝,售价不过4万元/吨,而30旦的人造丝,价格超过10万元/吨。虽然价格相差悬殊,但吉林化纤的细旦化产品仍供不应求。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大型化与连续化 , 让生产效率 “ 飞 ”

如果说,匀质化和细旦化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那么,大型化与连续化则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谓大型化,就是让丝饼变大。吉林化纤从2014年开始研发大丝饼,逐步使单个丝饼的重量由540克升级到了940克。表面上简单的量变,实则包含很多内 在的质变。为确保重量增加而不影响品质,研发人员一项一项调整工艺参数,一个一个设备进行部件优化。如今,在离心法纺织工艺中,吉林化纤的饼重已做到了 “世界最大”。

“饼重变大后,我们的劳动效率提升了。以落丝操作为例,以前工人一天要落3遍丝,现在只需1.5遍;原来一人看6台纺丝机,现在能看8台。”王冬梅说。

对于大型化的升级效果,客户感受更为强烈:“比方说,以前吉林化纤制作的丝筒,一个重2.1公斤,内络4个丝饼; 如今一个丝筒重2.7公斤,里面只有3个丝饼。下游纺织时,原来织到16万米左右就需换一次筒,现在20万米才换一次。同时,因为丝筒内丝饼减少,结头就 减少了,相应的,布料织成后的疵点也减少了。”

由于能够满足下游纺织企业自动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需求,吉林化纤的大型化产品成功替代了筒管法产品。

连续化,是“四化”升级中的另一重点项目。据介绍,传统纺工艺包括落丝、精练、脱水、烘干等7道工序,需逐个环节操作,而连续纺作为国际最前沿的人造丝生 产工艺,可在一台纺丝机上将7道工序全部完成,提高生产效率80%。这使吉林化纤人造丝的人均年产出由10吨增加到了18吨,而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同时,客户也明显受益。因为连续纺的丝筒更大,每个达到5公斤,并且内部一个结头都没有,下游客户的生产效率由此变得更高,产品瑕疵则更少。

这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令吉林化纤不仅迅速成为世界上产能最大的人造丝生产企业,而且成为全球最优质的人造丝生产基地。

“目前,我们生产的人造丝品种已达162个,国际高端市场占有率超过45%,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份额占到出口总量的53%。”宋德武告诉记者,按 照“智能化+客制化”的下一步升级方向,吉林化纤正在推动机器代人、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未来,该公司人造丝的生产将实现客户定制,由客户实施远程管 理。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苏州地址: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西二环路1188号10幢(科创园) 柯桥地址:人和路与温渎路交汇处宝汇大厦旁(大明颐泽苑营业房8号)
版权所有: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东软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2032003号 
友情连接:太晟微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