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软
 
新闻资讯NEWS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NEWS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带着泥土芳香的纺织非遗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7-07-11 09:33:09

带着自然芳香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底蕴深厚、亲和百姓、融合生活、绿色环保等特点,不断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并在倡导绿色生态环境友好的当代 社会迸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中,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京云锦制造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国务院 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纺织类多达百余项。

“千年窝妥”——蜡染

在苗语中,“窝”者,衣也;“妥”者,蜡染也。“千年窝妥”便是苗族人传承千年的蜡染衣服。

蜡 染是用蜡刀蘸熔蜡在布上绘制花纹,而后以蓝靛浸染,待脱蜡清洗后布面会呈现出蓝白相间的图案的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蜡染用的蓝靛从种植、采集到上色、脱 色、烘干等都是人工完成的,而且蓝靛不仅是一种染料,也可药用,比如古书中有用蓝靛清热解毒、治疗温毒发斑等症状的记载。

如今,我国多地建 成了初具规模的蜡染工厂、妇女工作坊、合作社等,以多种形式来传承蜡染工艺,发展蜡染产业,并不断拓展电商渠道,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此外,让游客拿起 铜刀、蘸上温热的蜂蜡、体验蜡染也成为了各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工具之一。笔者走进贵州丹寨的宁航蜡染厂,七八位蜡染工人正拿着蜡刀在白布上绘制着图案,她 们告诉笔者,这些图案都是自己设计的。

“大漠旗帜”——阿拉善地毯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源远流长,诞生于公元1736年以后,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阿拉善地毯源自西域、工艺复杂,以土种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纯手工编织。为了适应大漠风沙大、地貌干燥的 恶劣环境,人们选取的羊毛粗壮、洁白,织出的地毯弹性强、拉力强,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取材于沙漠、采用原生态手法制作的地毯,使得人们既能很 好地生存在大漠中,又不至于破坏环境,因此阿拉善地毯在大漠戈壁独树一帜,成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一面友好的旗帜。

“无字史书”——黎族传统纺染织绣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黎族的姑娘们13岁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精湛的纺织技术因此世代传承下来。在多数山区,简单而又原始的纺织工具和纺织工艺仍然保留着。

 

 

黎锦织绣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水波纹、藤条纹、彩虹纹等,而绘制这些图案的染料基本包括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绿色环保的 同时使得花纹自然清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因其制作工艺及原料的原生态和所展现的文化现象的原生态,成为了黎族历史的无字文献,成为浓缩黎族文化的活化 石。

保护传承纺织非遗是当今纺织业的一大课题。首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2017年11月在杭州召开,主题为“共筑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 态”。大会将基于当前我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兴优秀传统工艺的良好氛围和社会背景进行精心策划与组织,不断提升中国纺织工业文化 软实力与文化自信,集各方智慧,集全社会、全行业之力共筑纺织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苏州地址: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西二环路1188号10幢(科创园) 柯桥地址:人和路与温渎路交汇处宝汇大厦旁(大明颐泽苑营业房8号)
版权所有:苏州东软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东软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2032003号 
友情连接:太晟微科技 |